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史上第一个“云上奥运”,核心系统全面上云
2016年12月,里约奥运会刚结束,国际奥委会开始探讨奥运技术架构的演进方向。
云上转播被纳入讨论。里约奥运转播中心占地超过8万平米,历来,搭建转播中心是一种“西西弗斯式”的庞大工程:施工、运输设备、系统重构,赛事结束后,这些设备还需再拆卸、运回各国,每四年重复一次。

云转播,信号从转播车直接传至云端向全球分发,节省大量本地工作,一劳永逸。采用云转播的媒体也可以不必前往奥运现场,实现远程转播和编辑。
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,首次实现云上转播,采用了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与阿里云联手打造的“奥林匹克转播云”支撑全球转播。
疫情之下,让科技成为奥运的一大亮点。“这是数字化水平最高的一届奥运会。”奥委会主席托马斯·巴赫这样评价。
松果财经获悉,日前,据北京冬奥组委介绍,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是百年奥运史上的第一个“云上奥运”。北京冬奥组委会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,北京冬奥会核心信息系统已实现100%运行在阿里云上。
包括赛事成绩、赛事转播、信息发布、运动员抵离、医疗、食宿、交通等信息系统均已迁移至阿里云上。上云是绿色冬奥的重要举措之一。相比传统机房,冬奥云数据中心通过自然风冷、浸没式液冷、智能调温等技术,实现100%无机械制冷,将热能耗降低至70%以上。
通过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实践与验证,可以感受到云上生产可以极大满足现有生产业务诉求。同时,在运维、弹性、跨地域协同、智能化协助等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、深度重构了“采编发”业务流程,并创生出新的应用模式。视频内容云上生产,能够在全媒体传播,传统媒体机构进军互联网主战场的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。
科技一直在路上,从未缺席,摄像机首次为人们留下了奥运赛场影像,到1924年,巴黎电台首次对奥运赛事进行实况广播,再到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,第一次使用卫星电视直播,让不同地域的全球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比赛——科技,见证着百年奥运,见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。
阿里云借助东京奥运会的云上制播实战,也为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积累更多的前瞻性实战经验,在云上制播时代,让我们共同期待更优质的体验和全新的云上图景。